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马尚龙:适宜或适意

发布时间:2024-05-29 15:36:18  |  来源:东方网  |  阅读量:16630  |  

“适宜”更接近于女人气质性格的释放,“适意”则是气质性格给予他人的感受。

用了一个很寻常的词汇,却成了有关上海女人的话题,十几年后,还常被人说起。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上海女人》一书中,很多读者认同我以“适宜”来赞美上海女人。有朋友又和我讨论“适宜”了,问怎么会想到适宜的。

写上海女人,大多在“嗲”和“作”上做文章。确实上海女人的嗲和作是出了名的,但是在我看来,这只是上海女人擅长的迷宫游戏,真正让人欣赏的上海女人之魅,一定远不止是迷宫里“小开斯”。

不管社会经济层面高低,甚至不管年纪大小,她们可以在矜持处见得到灵秀,在随意处见得到周全,在温婉处见得到主张,在雅致处见得到内涵,在敏慧处见得到豁达。

她们当然是好看的,有修养的,得体的,聪明的,友善的……

很难面面俱到,汇集几个,就是适宜了。恰到好处,是适宜的要义。

我最早联想到适宜的,是已故演员李媛媛。1989年,她在电视连续剧《上海的早晨》中出演三姨太林婉芝。这个角色,除了是小老婆,更是一个梦想要考大学的女学生。李媛媛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是很天然的上海女人。很适宜。

其实李媛媛不是上海人,是山东人。不要以为适宜是可以演得出来的,同为山东籍演员,巩俐演过上海舞女,不过看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很多人油然觉得,巩俐还是演“秋菊”更好。

也不要以为适宜不分地域,女人都可以共享。曾经有位在上海工作的北方女孩子问我,她是不是适宜?我只能呵呵一笑。四川女人可以很辣,山东女人可以很爽,这符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人文地理,适宜就是上海女人的地域文化了。

上海很神奇地将世界文化和江南文化发酵为上海文化。一百年前,上海的女孩子就开始享有了读书的自由、工作的自由、结婚的自由。她们和世界文明同步,得体、知性、妩媚,眼界,是上海给予上海女人的福利。

在我的生活工作圈里,真不乏适宜的女人,不少。无法一一举例,一定是挂一漏万,太得罪适宜之人了。只能说说稍远距离的适宜。

十几年前去参加著名书法家吴颐人先生的艺术展。吴先生的女儿吴越也到场了。之前我看过吴越主演的《和平年代》,对她的适宜已经欣赏,不过吴越在自己父亲艺术展上的适宜,更加是让人记住的。开幕式上,吴越站立一侧,没有任何的风头。中午吴先生设便宴款待,我留意了吴越的席位,不是在主桌,而是在一个角落,几乎就是末席。和她同桌的还有另一位上海影星严晓频——她们俩是同一路的适宜。既不张扬,也不冷漠。

当然更不要以为上海的女人都是适宜的。适宜是有门槛的,跨不进去就是跨不进去。也不要紧,不适宜也可能好看的。比如某某路上的小公主,很有童话画面,还有公众场合五颜六色的大妈,很艳丽,只是她们都不属于适宜范畴。类似的女人,视线中也常有。用力气在适宜,但就是不适宜,因为适宜不是力气活。不过,或许她们自己觉得很适宜?至少很好看?

最初我也在“适宜”和“适意”两个词当中犹豫。“适宜”更接近于一个女人气质性格的释放,“适意”则是这个女人气质性格给予他人的感受,似乎都有道理。如果从主体和客体去看,适宜是主体的表现,适意是客体的感受。在称赞某一个女人很适宜时,是包含了适宜和适意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这个女人散发出来的自我形象是适宜的,另一层意思是旁人所感受到、接收到的这个女人的形象是适意的——符合心意的。

最后我是在苏东坡的名句中找到了“适宜”的依据:“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就是适宜了。


上一条:号称零售资产管理细分领域市占率全国第二的金融科技公司高登世德
下一条:返回列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