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处处可见“硬科技”中关村论坛树立前沿产业风向标
无人驾驶摆渡巴士、人形机器人服务员、元宇宙数字足球体验……一个个充满科技含量的技术产品展现了全球科技的当下与未来。
4月25日-4月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大会期间,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亮相,涉及人工智能、光芯片、脑机接口等前沿产业领域。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资本、市场三类要素,全球科技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在中关村论坛期间开展了技术交易、投融资和战略合作,“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热闹非凡。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产业繁荣与绿色安全发展同行成为与会专家共识。
发布重大科技成果
在中关村论坛园区,载满乘客的无人驾驶巴士款款而行,它在规定的路线下实现自主避障、自主鸣笛、自主提醒,成为大会期间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在北京,我第一次乘上无人驾驶公交车。原来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如此成熟!”一位外籍参展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我是‘小柒’,我的名字和中关村论坛有关。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在服务区,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小柒”正声情并茂地向现场观众介绍自己和中关村论坛的渊源。
EX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李博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小柒”搭载了AIGC语义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仿生学技术深度融合,即能做出像人一样的细微表情,又具备“思考”和表达能力。
戴上VR眼镜,一瞬间就能从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论坛“穿越”到位于朝阳区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手持遥控手柄,点球大战一触即发……在工体元宇宙数字足球展区,记者在虚拟空间变身“数字守门员”,与国际顶级球星数字人进行足球对决。
中赫集团副总裁、工体元宇宙CEO葛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体元宇宙数字足球项目是全球首个具备5G超级网络和分离式渲染技术的元宇宙足球体验互动设备,具备百兆下行速率和20毫秒时延的网络环境。
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重磅发布的10项重大科技成果吸引全球目光。在光电信息领域,多项和“芯片”有关的成果得到集中展示。比如,国际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发布。这种芯片具有高速度、低功耗的特点,在智能视觉目标识别任务方面的算力是目前高性能商用芯片的3000多倍,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有力引擎。
此外,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能够主动巡视周围环境,主动照镜子构建自我模型,识别人类意图并主动提供帮助。
据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介绍:“通通具备三四岁儿童的完备心智和价值体系,目前还在快速迭代中,未来将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端茶倒水、提供温暖陪伴等。”
十项重大科技成果还包括转角氮化硼光学晶体原创理论与材料、量子云算力集群、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完成总装、第三代“香山”RISC-V开源高性能处理器核、农作物耐盐碱机制解析及应用、“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涵盖科技园区建设、芯片研发、人工智能、新材料、量子云算力、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
全球买、全球卖
在大会现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资本、市场三类要素,全球科技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之间开展了技术交易、投融资、战略合作三类签约,“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鸣锣开市”。
高精尖产业领域“独角兽”得到“耐心资本”助力。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签约投资北京智谱AI;在医药健康领域,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与华辉安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在高端装备领域,北京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青岛海之晨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也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中关村论坛永久举办地和中国科技创新沃土,北京市吸引了全球资本投资兴业。“中关村科学城-马来西亚MRANTI科创合作平台”在本次大会正式揭牌,双方将开启园区建设、创新生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新技术商业转化以及科创产业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在“投资北京”签约仪式上,共有23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签约总额610.06亿元人民币,覆盖智能算力、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生命医药等11大产业领域。最为亮眼的是,延庆区中关村领航科技园项目将建成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创新中心,北京市低空经济发展加速起飞。
往年中关村论坛上的投资项目也渐成商业气候。
葛颀表示,作为北京市的PPP项目,工体元宇宙2023年入驻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目前整个项目投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入运营阶段。
“新工体球场运营去年就开始了,我们上线的工体元宇宙直播系统在去年的阿根廷对澳大利亚国家足球队的比赛中成功应用,全球共有超过2700多万观众通过VR终端和手机VR客户端收看元宇宙直播。我们还开设元宇宙社交和元宇宙官方数字人等多项元宇宙服务和应用,创新文体产业消费模式。”葛颀说。
聚焦安全绿色发展
随着全球创新技术加快发展和应用,发展的可持续性引发专家关注。
硅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皮埃罗·斯加鲁菲在开幕式上表示,硬件、数据、开源生态和人才四个因素正推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但如今人工智能在能源消耗、应用可靠性方面还有很大不足。“我们大脑的功耗只是20瓦,而生成式AI消耗了上百万瓦的电能。AI幻觉导致GPT生成的结果不完全真实,那么用它来做疾病诊断,你能放心吗?”
IBM Global调查报告显示,全球94%的企业高管认为在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解决方案之前确保模型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人工智能必须装上‘刹车’再上路。”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在数据安全治理与发展论坛上表示,“刹车”指的是针对技术风险的治理体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防止一些滥用、误用和恶用的行为。
“综合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层面加以治理,我们也特别鼓励企业从自身内部加强机制建设,比如成立安全伦理委员会等等,来保证技术在企业内部应用过程中符合法理法规和应用原则。”薛澜称。
数据安全治理是发展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重要途径。华为战略研究院数据产业发展首席专家乔维表示,华为可信实验室从事包括数据保护加密算法在内的数据安全相关研究,也借鉴了欧洲的数据空间相关技术标准,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公司内部安全、数据安全保护和治理的相关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上一条:跨越千里,蓉沪工业元宇宙迎来产业共振——成都城市机会清单活动
下一条:返回列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